PeColor配色軟件操作方法
Pecolor配色軟件提供完整的色彩管理平臺,包括色彩配色、修正、存檔、配方和質量控制功能。Pecolor與分光測色儀YS3060/YS6060連接使用,憑借3NH高端的顏色測量技術和廣泛覆蓋的技術支持網絡,為客戶提供卓越的色彩管理系統和強大的顏料配色數據庫,幫助客戶從研發標準到供應商個體評估實現一體化操作。下面我們介紹一下PeColor配色軟件操作方法。
一、PeColor配色操作方法
1.建立基礎色料數據庫基礎色料數據庫的準確性直接影響配色的準確性和配色效率?;A色料的品牌、種類數量以及印刷基材的選用等,要根據企業的生產實際情況確定,一般需要選十幾種基礎色料備用,建立適合涂布紙與非涂布紙的兩個色料數據庫。
⑴將每種基礎色料與透明色料按1%、5%、10%、25%、50%、75%、100%等7種不同比例分別配成10g(精度0.001g)色漿。
⑵將色漿打出色樣條,要求每個樣墨打出3個色樣條,同時打出3條透明白墨色樣以及準備好3張印刷用白紙樣。
⑶將分光測色儀預熱3min,并連接至計算機配色系統。待色樣條上的色料完全干燥(常溫下約1h)后,依次測量白紙樣、透明白墨色樣和所有不同濃度基礎油墨色樣的光譜反射率數據。在配色系統中設置測量次數為6,即在每張色樣條或白紙樣上取兩點(選擇墨色均勻的部位)測量,一共測6次,目的是盡量減少測量誤差。
這里對色樣條測量所得的是光譜反射率數據,因為光譜反射率最終決定某個顏色的色相、明度和飽和度,具有高度的準確性。分光測色儀將每次測量采集到的各測量點的光譜反射率數據,經過復雜的運算轉換,以直觀的Lab或LcM直(Lab和Lch可以自動換算,本例選擇Lch值)顯示出來,等6個測量結果傳輸至計算機后,系統自動求取平均值并記錄下來。此后,在系統里輸入每種色料的價格、需要調配的色料總量等信息,所有工作完成后,基礎色料數據庫就建成了。整個基礎色料數據庫建立過程非常煩瑣,需要細致和認真操作。
2.樣本測量
用分光測色儀測量樣本(客戶要求的顏色,又叫標樣)的顏色數據傳至配色系統,
軟件會記錄樣本色的反射光譜數據并轉換成Lab值顯示出來。
配色系統根據標樣的數據,從基礎數據庫中進行合理匹配,迅速生成專色配方。系統能提供多個可選配方,并按各種指標對配方進行排序,從中選擇最優的配色方案。這些指標包括色差、反射率曲線吻合度、同色異譜程度、配色成本等,由用戶確定這些指標的優先順序,系統就將對應的配方進行排序。
3.人工調色
根據配方顯示的用色料編號和比例,根據事先設定的調配總量,按各自的比例,用高精度電子天平分別稱取相應量的色料,人工調和均勻。
4.打色樣
將調配好的色漿打出色樣條,操作方法和參數標準同建立基礎油墨數據庫的第⑵步,打出3個色樣條備用。
5.色樣測量
將干燥后的色樣條,用分光測色儀測量6個點的光譜反射數據,操作方法同建立基礎色料數據庫的第⑶步,系統自動求取平均值并記錄下來。
6.色差計算
系統按事先設定的色差優先,自動求出標樣和按配方所得試樣(以下簡稱配方色)的Lab差值,并計算出兩者的色差值。
7.配方修正
如果配方色與標樣的色差太大,不在要求范圍之內,可以在軟件菜單下選擇“修正配方”,軟件會給出新的解決方案。按修正配方比例,將人工調色、打色樣、色樣測量等工作重復一遍,直到色差值在要求范圍內,配方合格。
?
二、PeColor配色準確性評價
1.色差評價
色差是用數值的方式表示兩種顏色給人視覺上的差別,值越小代表色差越小,值越大代表色差越色差值的大小與測量時分光光度儀選用的光源有關系,光源不同,色差值也不同。如圖所示在D65、A、D5三種光源條件下,計算的色差值分別是0.16、0.12、0.13,無論選用哪種光源計算所得的色差值,都在0.0?0.5范圍內,說明目標色和配方色之間的差別很小,達到了行業要求的高端產品配色標準。
?
?
2.反射率曲線吻合度評價
吻合度是指兩個顏色的光譜反射率曲線的重合程度,通過對比分析目標色與配方色的光譜反射率曲線,就能看出兩者的差別。
如果光譜反射率曲線形狀大致相同,交叉點和重合段多,則表明同色異譜程度低。上圖為目標色與配方色的光譜反射率曲線,波長在420?630nm、630?700nm段曲線基本重合,而在620?700nm段曲線高低交替波動,說明兩者對這個波長段光線的反射率有差異,存在同色異譜現象,由于色差很小,同色異譜的程度也就非常低。
3.同色異譜效應評價
如果在一種光源下看上去顏色相同的兩個色樣,換成另一種光源照明時,兩個色樣之間出現了明顯差別,這種現象稱為同色異譜效應。同色異譜效應可以由改變色度觀察條件或改變照明體而造成,但前者一般影響很小,主要是考慮照明條件改變而導致的同色異譜效應。圖4的每個測試色塊由目標色(左)和配方色(右)組成,在D65、A、D50三種照明光源下的色差都小于0.5,進一步說明目標色和配方色的同色異譜程度低,即使改變照明條件,人眼都感覺不出兩者差異。
配色是一個涉及光色理論、油墨、紙張、工藝等多方面的復雜作業,計算機配色系統利用色譜進行三刺激值配色,適合印刷、涂料、紡織行業的特點,減輕了配色人員的負擔,提高了產品的顏色質量、配色速度和精度,增加了經濟效益。雖然計算機配色系統還有很多需完善的地方,如在不同光源下進行三刺激值配色所計算出的色差不同,配色精度與色譜的準確性有很大的關系等,但隨著計算機技術不斷進步、測試儀器更加精密、各種數學方法不斷涌現和材料逐漸規范化、數據化,電腦配色軟件必然會顯現出無比的優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