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亞光漆怎么調色?彩色亞光漆調色方法介紹
彩色亞光漆作為一種裝飾性油漆,除了具有防腐保護作用外,一個主要的功能就是裝飾作用。涂料的應用可使被裝飾物絢麗多彩,美化了人們的生活。但如果所調油漆顏色不準確,就會影響涂刷的整體美觀,給人以不良的視覺感受。本文對彩色亞光漆調色原理及調色方法做了介紹,對油漆調色知識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彩色亞光漆調色原理:
在這絢麗多彩的世界里,顏色品種看起來是無窮盡的,簡單歸類大致可分為紅、橙、黃、綠、青、藍、紫及黑、白諸色。各種顏色之間存在一定的內在聯系,每一種顏色可用3個參數來確定,即色調、飽和度和明度。色調是色彩彼此相互區別的特征,決定于光源的色譜組成和物體表面所發射的各波長對人眼產生的感覺,可區別紅、橙、黃、綠、青、藍、紫等特征;明度,也稱亮度,是表示物體表面明暗程度變化的特征值,通過比鉸各種顏色的明度,顏色就有了明亮和深暗之分;飽和度,也稱為彩度,是表示物體表面顏色濃淡的特征值,使色彩有了鮮艷與陰晦之別。色調、明度和飽和度構成了一個立體,用這三者建立標度,就可用數字來測量顏色。自然界的顏色千變萬化,但最基本的是紅、黃、藍三種,稱為原色。以這三種原色按不同的比例調配混合而成的另一種顏色,稱為復色。例如:紅+黃=橙;紅+藍=紫;藍+黃=綠;橙色、紫色和綠色稱為復色。而與復色相對應的另一個色被稱為補色。例如,黃與紅拼成橙色,對應的藍色是橙色的補色。
在配色中,加人白色將原色或復色沖淡,就可得到“飽和度”不同的顏色,加人不同量的黑色,可得到“明度”不同的各種色彩。補色加人復色中會使顏色變暗,甚至變為灰色或是黑色。復色、成色、補色的關系如下:
紅與藍(復色)+紫(成色)+黃(補色)
藍與黃(復色)+綠(成色)+紅(補色)
黃與紅(復色)+橙(成色)+藍(補色)
紫與綠(復色)+橄欖(成色)+橙(補色)
綠與橙(復色)+檸檬(成色)+紫紅(補色)
橙與紫(復色)+赤褐(成色)+綠(補色)
彩色亞光漆人工調色方法:
配色是一項比較復雜而細致的工作,人工配制復色漆主要憑實際經驗,按需要的色漆樣板來識別出由幾種單色組成,各單色的大致比例多少,做小樣調配試驗。調色過程有如下技巧。
1.先加入主色(在配色中用量大、著色力小的顏色),再將染色力大的深色(或配色)慢慢地、間斷地加人,并不斷攪拌,隨時觀察顏色的變化。
2.“由淺人深”,尤其是加人著色力強的顏料時,切忌過量。
3.在配色時,涂料和干燥后的涂膜顏色會存在細微的差異。各種涂料顏色在濕膜時一般較淺,當涂膜干燥后,顏色會加深。因此,如果來樣樣板是干板,則配色漆時需等干燥后再進行測色比較;如果來祥樣板是濕板,就可以直接進行比較。
4.調配復色涂料時,要選擇性質相同的涂料相互調配,溶劑也應互溶。
5.由于顏色常帶有各種不同的色相,如要配正綠色時,一般采用帶綠相的黃與帶黃相的藍;配紫色時,應采用帶紅相的藍與帶藍相的紅;配橙色時,應采用帶黃相的紅與帶紅相的黃。
6.利用色漆漆膜稍有透明的特點,選用適宜的底色可使面漆的顏色比原涂料的色彩更加鮮艷,這是根據自然反射吸收的原理,底色與原色疊加后產生的一種顏色,涂料工程中稱之為“透色”。如黃色底漆可使紅色鮮艷,灰色底漆使紅色更紅,正藍色底漆可使黑色更黑亮,水藍色底漆使白色更潔凈清白。奶油色、粉紅色、象牙色、天藍色,應采用白色作底漆。
彩色亞光漆電腦調色方法:
傳統亞光漆調色主要靠人工,人工配色高度依賴賴配色人員本身的經驗,配色過程的控制多憑借個人的感覺、經驗,缺乏規范性,配色過程很難控制,油墨材料消耗多,耗時也長,調配出的專色油墨準確性差,配色效率也低。為了在不同的環境下、不同操作人員都能得到相同的配色效果,也為了提高配色效率,人們引入了電腦配色系統。
電腦配色系統是集測色儀器、計算機、配色軟件系統于一體的現代化的自動配色設施,其中配色系統由分光測色儀、測色配色軟件、計算機及打印機組成,其中分光測色儀相當于人的眼睛,主要用來測定色樣在360nm-750nm可見光波長范圍內的光譜吸收和散射的綜合效果,給出在各波長下的反射率值,作為計算顏色三刺激值的原始數據。采用計算機配色首先需要建立色素的基礎數據庫和輸入大量的顏色配方。配色時,先通過分光測色儀測定目標色的顏色數據(即在可見光波長范圍內的反射率曲線)和計算三刺激值,經配色系統與數據庫中原存儲的數據資料進行比較,計算得出接近目標色相的調色配方,經試配、測色,與目標色比較,再根據反饋的信息進行配方修正,提供修正配方,直至合格為止。
利用計算機配色系統配色不僅能節約大量時間,減少乳膠漆浪費,更能客觀地控制乳膠漆的顏色。同時計算機配色系統還可以把剩余亞光漆作為基礎顏料輸入到數據庫里,應用在下次配色中,提高亞光漆的利用率。使用電腦調色的優點在于:顏色重現性好,顏色準確性好,顏色可選擇性多,操作容易,配色時間短,客戶滿意度高,配色成本低。